快餐3小时100元不限次数电话_24小时品茶微信wx_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

大国转型之方

文/

段一盛 农业事业部

“谁把中国的发展和改革说清楚,谁就应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从1978年到2011年,中国实现了年均9.9%的GDP增长率,这种持续的高速增长被誉为“中国奇迹”。近些年,伴随着全球经济趋势和政治环境的转变,中国所面临的经济局面日趋复杂多变。如何认识当下我们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如何确保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在学者蔡昉最新著作《读懂中国经济》一书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作为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以独特的笔触,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引用大量数据挖掘进行例证,深刻考证并引申阐释中国经济的昨天、今天、明天。

从“中国奇迹”到“发展拐点”,从“跨越陷阱”到“再创奇迹”,全书分为分四个篇章,以经济学和人口学的基础和角度剖析改革逻辑,前瞻未来方向。

在他看来,中国于2004年到达“刘易斯转折点”,人口抚养比上升,在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达到峰值,之后就绝对减少,中国人口结构表现出“未富先老”的局面,人口红利开始消失,因此面临劳动力短缺、资本报酬递减等问题,此时经济发展只能依靠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潜力下降,中国经济呈现增速放缓。蔡昉坚信,经济减速不一定不好,欲速则不达,强刺激强行提速反而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正如世界银行等组织分析,很多国家在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发展阶段,经济未能持续保持增长,最终跌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中国应该如何防范和破解中等收入陷阱?

作者在书中为之开出“药方”:首先要看清我国经济减速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其次通过改革挖掘制度红利,最后发展教育和培训。若能够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稳步加快城市化进程,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将充满希望。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1-03 15: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