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车轮滚滚前行,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离不开模仿这一行为的推动。时下,模仿一词更多地被赋予负面含义,因为担心模仿会造成独特性和创造性的缺失,甚至带来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而日本早稻田大学商学院教授井上达彦先生,则对模仿现象持积极乐观态度。
在《深度模仿》一书中,作者井上达彦通过对星巴克、7-11、优衣库、丰田汽车等16家企业的分析,详细阐述了这些卓越企业通过对自身矛盾的分析、对模仿对象的寻找以及模仿方式的选择,打造长期竞争优势,直至商业模式无人可以模仿。
真正有创造力的组织,不是不模仿,而是无法被人模仿。要达到这一境界,大抵都会经历深度模仿的“守、破、离”三重境界。
“守破离”源自茶道,井上达彦将其引入商业模式模仿活动中。“守破离”模式首先是彻底模仿,然后在此基础上突破,最后确立自己的方式。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达到“离”的境界,才真正标志着一个模仿行动的成熟和成功。
以星巴克为例,意大利咖啡店超高水平的接待、卓越的咖啡冲调技术以及悠闲的社交属性都给创始人舒尔茨留下深刻印象。回到美国后,基于对意大利模式的看好,他果断采取全盘引入的动作,全场站着饮用咖啡、意大利语菜单、意大利装饰风格,招待也打着领结。全套照搬意大利咖啡店风格,这是彻头彻尾的“守”。
后来,客人们反?。焊杈缣?、没有椅子休息、没有英文菜单……在坚持创办初衷的前提下,舒尔茨采纳客人的合理建议,进入“破”的阶段。
随着经营活动的深入,星巴克在明确自身特点的同时,逐渐找到核心经营价值,即让顾客觉得舒适的第三场所,让员工开心工作。这就进入“离”的阶段。此时的星巴克,已经完全脱离原来的模仿者和跟随者角色,转化为市场争相模仿的卓越企业。
有效深度模仿能助推效率与成果产出,但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模仿对象。“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句再见都不会说。”除了同行业业绩和口碑较好的企业,还需要有跳出所在行业局限寻找跨界灵感的时代敏感度。
二是模仿方式?!渡疃饶7隆方7路绞椒治就獾恼蚰7?、反向模仿、公司内的正向模仿及反向模仿四类不同类型。其中,反向模仿注重从模仿对象的失败案例里面汲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三是模仿格局。互联网时代,产品更新迭代速度极快,单纯产品模仿并不高明,只有深入研究产品背后的商业逻辑,模仿其冰山之下的结构才会行之有效。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大概就是井上达彦式深度模仿历经“守、破、离”三个阶段后所要达到的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