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问7岁的儿子:“你的榜样是谁?”
儿子头也不抬地回答:“你呀,妈妈。”
“为什么?”
“妈妈你什么都知道,教我做题一下就能讲明白,你真牛,要是你工作不那么忙就好了。”
对儿子而言,榜样意味着什么,他可能还不完全明白,但这番对话却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我从小到大的榜样。
用现在的话说,父亲是那个年代典型的技术宅男,虽然话不多,却是一个像山一样的男子汉。他在工作上刻骨钻研自学成才,努力上进从普通工程师做到中层管理者,孤身一人把技术推广到国外,用强大的内心忍受语言不通带来的孤独与寂寞。在生活上朴素低调又无所不知,家里电器啥都能修,随手就可以做出一大桌子好菜,偶尔还可以和我一起讨论老妈今天戴的丝巾太老土了。
我仍然记得父亲常常对我说:“做人要正直,做事要坚持,做什么都要有毅力。”我想,我继承父亲的不止是国字大方脸,还有他坚韧的性格。
父亲是我的后盾和避风港,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会忍着痛苦微笑离去。他最爱的那段话是《傅雷家书》中写的,“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练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
父亲,是父亲,也是老师、朋友,甚至哥们儿。角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他站在你身后,你会多一分心安,那是任何人都给不了的踏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