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3小时100元不限次数电话_24小时品茶微信wx_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

争做新时期中化“铁人”——记中化泉州石化工程管理部高级主管贾洪良

中化泉州石化 2011-11-02

晨光熹微,老贾又一次起早出发,前往工程现场。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他每天早上坚持6点上班,风雨无阻。

去回填现场的路,因为昨夜的雨,变得泥泞不堪,更加凹凸不平,老贾身体前倾,双手紧握方向盘,格外小心翼翼地驱车前进。“路太滑了。”他无奈地咧了下嘴。

“老贾”是同事们对他的昵称,他是泉州石化工程管理部高级主管贾洪良,2008年加入公司,对工作满腔热忱,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知疲倦”。

甘于奉献  坚持在一线

长期在海边施工,经过风吹日晒,老贾黝黑而严峻的国字脸上写满了“故事”,加上本就魁梧的身躯,愈发显得粗犷。对工程,他却心细如丝,韧劲十足。

一到现场,老贾就对前一天布置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不放过任何细节,发现问题必定据理力争。他凭借多年的石化工程建设经验与施工队经理耐心沟通,让施工队总是心悦诚服,并承诺即刻整改。一个地方的问题解决后,老贾就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施工点。

老贾被称为“工作狂”:入司3年, 累计加班120多天。“我喜欢工地,一到工地我就兴奋。”当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时,老贾总是笑呵呵地说,“咱们中化这么大的项目,一个人一生能遇上几次?这是我的幸运。”老贾说他喜欢工地上的机器轰鸣和漫天尘土,就像一匹战马,闻到战场硝烟的味道就控制不住地想冲锋陷阵。而对无法照顾的妻儿老小,老贾充满着歉意:“咱也想回家看看,可工程实在耽误不起??!”

大爱无疆  扎根在泉州

惠安县有个贫困大学生,孩子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没有正式的工作,只靠打零工挣点钱。热心肠的老贾每月资助他们生活费。孩子家人说两百就行了,但老贾一定坚持要给五百。“孩子争气,考上大学,不能因为生活困难而耽误了学业。”老贾有着自己的解释,“咱们企业建在这里,这里的人就是我们的家人。为家人做点事,是应该的,心里也踏实。”

去年,老贾还特地从北方老家带些蔬菜种子,在工地旁边开辟了一小片菜地,种上黄瓜、水萝卜和豆角。“许多同事都是北方人,爱吃北方菜,自己种菜,摘些拿到饭馆加工一下,大家一起吃,舒坦。” 老贾笑着说。

骁勇善战  勇于争先锋

老贾祖辈三代都是石油工人,老石油工人的三句话他至今记忆犹新:“穿一辈子工装,住一辈子窝棚,当一辈子和尚。”他认为,这三句话说的是艰苦创业和敢于牺牲的精神,“我们现在赶上了好时代,但这种精神决不能丢。”

来到泉州石化后,老贾与大家一起为大炼油工程全面开展争取主动。从2010年初开始,老贾负责主厂区回填协调任务。为保证工程质量,老贾每天盯在现场,对回填沙土的分层碾压及密实度进行严格管控,对排水板间距、垂直度、深度进行全程检查。作为现场工程管理小组组长和与地方政府联系的联络员,他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与同事一起昼夜盯在现场,克服各种困难,严格管控海上陆地运输、养殖赔偿、土地征用等各环节,于2011年4月30日按期完成主厂区主体回填任务,为工程后续场地处理、试桩、打桩、详勘创造了条件。

“两年多时间看似很长,但要实现项目中交计划,时间非常紧张,需要争分夺秒,我们不仅是在与时间赛跑,更是要保质量、保安全。”经过一整天不停地现场奔波、大声喊话,老贾很疲惫了,声音也已变得嘶哑,但他的眼神中依然透着刚毅。

作者:韩洁莹 肖晓冬

分享到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1-03 15: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