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肥种好蒜蒜农打擂获大奖——“中化杯”大蒜王大赛通许县成功举办 |
时间:2016-06-27 来源:河南日报 视力保护色: |
核心提示 经济作物种植以其高产出、高收益获得了不少农民的青睐,成为许多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位于豫东平原的通许县,大蒜、土豆和洋葱的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是当地常见的农作物。 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对于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来说,产量是增收的关键,“没高产,何谈效益”?今年种的大蒜刚刚收获,通许县蒜农在丰收的同时,也迎来了一场盛会——“中化杯”大蒜王大赛,通过参赛打擂,蒜农不仅能够交流种植经验,还能够获大奖。 现场火爆:百余蒜农来打擂,争做大蒜王 6月20日,由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和开封市恒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中化杯”大蒜王大赛在通许县拉开帷幕。 当日气温达35℃以上,烈日炎炎却也挡不住蒜农争做大蒜王的热情。一大早,便有蒜农携带自家种植的大蒜来到会场。据大赛负责人介绍,此次大蒜王大赛,规则很简单,每位蒜农从自家收获的大蒜中挑选10头,要求没有破损、表面完好,最终,以10头大蒜的总重进行打擂,以重量高低评选。 临近上午十时,活动现场——中化化肥通许县销售点已经被四面八方赶来的蒜农团团围住,原定50人参赛,却迎来了108位蒜农。来自该县练城乡的蒜农赵士中,种植大蒜已有20余年,如今,他和爱人一起,经营着94亩大蒜。“论经验,从年轻便开始种,这么大的规模我都能种好,这大蒜王肯定是我。” 比赛精彩:冠军抱得大奖归,高产有秘诀 经过一上午紧张的报名、统计、称重,最终,来自通许县竖岗乡的蒜农张电成以10头大蒜总重1430.2克的成绩,获得大蒜王大赛一等奖,并获得42英寸彩电一台。二、三等奖同时决出,并获得由中化化肥河南分公司提供的肥料等奖品。 获奖后的大蒜王张电成很高兴,今年他种植大蒜11亩。早在大蒜收获之初,他的大蒜便得到了收购商的青睐。在大蒜产区,有一种交易方式被当地称之为“包亩”,即在大蒜未收获时,收购商以一定的价格直接买下整亩大蒜,并由收购商负责收获。由于张电成大蒜种得好,在当地“包亩”价格普遍在8000元左右的时候,他家的大蒜便以1万元的价格被收购商买走,收入达到10万余元。 提及获得大蒜王,张电成“解密”说,关键在肥料。两年前,张电成开始在自己的大蒜田施用中化的肥料,“效果相当好”,他介绍说,与以前用的肥料相比,中化的肥料“有劲儿”,蒜苗长得好,叶子深绿,而大蒜不仅个头大,还非常饱满,整块儿田的大蒜长得非常均匀,产量也提高许多,加上中化化肥河南分公司为其提供的整套的种植服务,产量大有提升。 初心不改:中化化肥,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 谈到举办大蒜王大赛的初衷,中化化肥河南分公司营销管理部经理李东风介绍说,中化化肥在为市场、为农民提供优质肥料产品的同时,也不断致力于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农业服务。“中化化肥在当地早已成为人人称赞的大品牌,通过大蒜王大赛,不仅为蒜农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也能够让更多的农民了解中化,从而放心使用产品,享受更好的农化服务。”李东风说。 在农资圈打拼多年的开封恒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潘志彬对农业有着特殊的感情,多年的经验让他选择了颇有品牌影响力的中化。三年前,他开始经营中化的产品,经过三年的努力,中化在当地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农民的信赖。“始终坚持质量为先,诚信为本。”这是潘志彬对自己的要求。“为农民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农民带来更高的收益,不仅是每一个经销商必须做到的,同时也与中化‘全心全意’为中国农民服务的理念不谋而合。”潘志彬说。 记者:董豪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