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国际携百名医生下乡义诊 |
时间:2012-05-16 来源:中化国际 视力保护色: |
满载着药品、医疗器械与医用设备的中化国际义诊车队,一路颠簸,开进了贵州玉屏,侗族村民跳着节日里才有的芦笙舞夹道欢迎。 喜悦,温暖在人间。 中化国际义诊车队到达的前一日,旱了几个月的贵州玉屏,终于暴雨滂沱、倾盆而下,当地灾情得到了极大缓解。 喜悦,久旱逢甘霖。 (一) 5月10日,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红花村村民李华朝,一大早就赶到中化国际博爱卫生站门前排队,“头晕,还有点胃痛”。玉屏中医院的赵院长仔细地望闻问切后,处方发药、专业利索。李华朝领到对症的免费药品后满脸是笑:“我们农村条件比较差,这样的活动太好了,希望能多办点。” 来自县人民医院、妇婴保健院、中医院、疾控中心的骨干精英医生们很忙,问诊、处方、发药,忙得水都没空喝一口,仅一个上午的时间,人均接待病患50人次。 药剂师吕燕一边发药、一边介绍:这次准备的药品都是针对我们当地老人、妇女和儿童的常见病,比如抗感冒病毒的、降血压的、抗炎症的以及外用抗感染的,对山区村民帮助很大。 玉屏是贵州省唯一的侗族自治县,也是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之一。这里居住着15万人口,其中侗族占到80%,分布在517平方公里的山区。 玉屏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王俊铭介绍道,虽然玉屏山清水秀,但由于出行不便,村民看一次病有的要走上几十里山路。贵州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朱正群在义诊活动现场表示:“改善我们老少边远地区的医疗环境需要持续不断的热情投入,我们期望和中化国际这样负责任的企业多多合作。” 义诊过程中,热情的少数民族村民们载歌载舞、敲锣鸣笛欢迎中化国际的队伍,侗族姑娘们还跳起了节日上才有的芦笙舞,用这种方式表达内心的感谢之情。 (二) 5月8-15日,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中化国际携手中国红十字会组织的义诊活动先后在湖北、贵州、福建等全国9个省的偏远山区展开,近百名医生为留守的老人、妇女与孩子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湖北麻城市福田河镇卫生院主治医师严冬在张店村中化国际博爱卫生站一上午就看了几十人次,80%以上都是65岁以上的老人:“我们大别山老区的老年人很多都有血压高,再就是消化系统疾病,这可能和我们当地的生活习惯有关系。” 麻城市张店村十五组村民何光芝连夸了几个“好”,她说:“以前看病路远不方便,看病又要花钱,有病常常不能及时治。现在卫生站建到村里,看病比以前方便多了。”当天,她十分高兴地领取了治疗贫血的免费药品。 福田河镇卫生院妇产科医生江春玲告诉记者:由于这里是贫困地区,村里的男劳力基本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儿童,一些高血压、贫血、儿童及妇科病不能得到有效治疗,有些常见病最后导致严重的后果。 中化国际在关心农民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心系农事根本——“土地”。湖北大区销售经理李杰联袂当地植保站站长,为农民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农药知识与技能专题培训,就怎样选择农药进行科普讲座,同时,针对当地农作物种植特点,推广普及福白菊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内容涉及农民最紧需的扦插育苗、田间管理以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等知识。 (三) 中化国际公司管理总部总经理李昀宏介绍说,中化国际除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外,还在全国的“农达”产品销售大区开展每销售一瓶“农达”捐赠一分钱活动,所捐赠的资金用于援建中化国际博爱卫生站。“我们每年约出资200万元推进博爱卫生站建设。除了公司出资,其中有一部分资金是通过公司在全国各销售大区发动所有经销商募集的,每年能募集资金60万元。” 中化国际所经销的“农达”是一种深受农民喜爱的优质除草剂,每年在中国的销售量都在5000万瓶以上,中化国际的农化业务团队在深入一线的销售经营过程中,却发现优质农药为农民解决了增产增收的问题,却没有办法解决农民的看病难的问题。2009年底,中化国际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携手推进大型社会公益项目“红十字天使计划”,开始为改善贫困农村医疗卫生基础条件、解决农民看病难而积极出力。 2010年,中化国际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作的这项公益项目,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贵州等省贫困农村捐建的10所卫生站,已全部投入使用,受益农民近10万人。为进一步扩大此项公益项目的受益地区和人数,2011年中化国际在云南、广西、江西、福建、河北、重庆等省市的贫困农村又建设了7所博爱卫生站。 以湖南郴州永兴县马田镇明星村为例,自2012年1月起投入使用,配备学历专科的全职医生一名,同时还为当地卫生站赞助配备了常用药品、医疗器械和医用设备,月均接待病患上千人次,彻底解除了村民看个头疼脑热都要跑到镇医院的烦恼。 李昀宏表示,此次中化国际与各级红十字组织开展义诊活动,就是希望在建设了博爱卫生站、改善了农村医疗“硬件”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软件”服务的一次积极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