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3小时100元不限次数电话_24小时品茶微信wx_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责任 > 责任动态

老乡送来的甜枇杷——中化化肥农民田间学校见闻

时间:2012-07-03     来源:中化化肥
视力保护色:

五月初,一天大早,中化化肥福建分公司莆田分销中心经理翁志伟刚从办公室出来,就见一位提着一篮子金灿灿枇杷的农民迎面走来。“你好,这里是中化吧?”农民看着身着中化T恤的翁志伟用莆田话问道。

“对啊,你是要买化肥?”翁志伟也用莆田话和老乡搭讪起来。

“哦不是,我是东青村的枇杷种植户。今年用了你们中化的复合肥,还有水溶肥,枇杷长得很好。这篮子就是我今天早上刚从树上摘下来送给你们的,谢谢你们送来的好肥料。”老乡急切地讲了起来。

翁志伟一听乐了,急忙摆手:“老乡,你太客气了,中化是央企,卖的都是好肥料,咱们今年枇杷丰收,主要是你选对了好肥料,但更重要的是你施用得法。”

“对,对,对,以前我们村种枇杷都没用过水溶肥,今年农民田间学校的老许,就到田里手把手地教我们怎么用。没想到效果这么好,像这样的果子一斤可以卖到6、7块。”老乡一边说着,一边就要提着枇杷进办公室。

“哎大伯,不用,真的不用。你丰收,我们也很高兴,这样吧,这篮子枇杷你卖给我好啦。”翁志伟赶紧推辞。 

“哎,要是卖给你,我就不送来了。来,你尝一个看看。”老乡说着就从篮子里抓了一把给翁志伟。推辞不过的翁志伟接过老乡手里的枇杷,一看个个饱满个大,是典型的莆田常太镇枇杷。

翁志伟推辞不过,便接过一个枇杷咬了一口,“好甜!”

“你们也尝尝。”老乡抓起枇杷塞给办公室里的其他人。大家尝后纷纷称赞枇杷香甜。

翁志伟请老乡坐下喝茶,聊了一起来。原来这位老乡是东青村农民田间学校校长、常太镇农技站站长许晨昕亲自挂帅辅导的种植户。

农民田间学校是中化化肥承办农业部的创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把课堂开到田间地头,采取让农民现场提出问题,科技辅导人员面对面地为农民讲解,现场解决问题的新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农技推广模式,使农民成为培训主体,引导科技要素向农村聚集,加快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中化化肥从2011年10月19日首次承办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主办的农业部农民田间学校开始,已陆续在四川、河南、新疆、海南、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等20多个省开办了100多所农民田间学校,涉及水稻、果树、蔬菜、养殖等领域,直接培训农民超过1万人。实践证明,参训农民掌握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显著增强,环境生态意识和无公害生产意识普遍提高,增收致富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土专家”,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

想当初许晨昕刚从北京参加完农业部的培训回来,正在为筹办农民田间学校的事情发愁,这时翁志伟就主动找上门,与他共同探讨如何建立学校,并在最短时间内开班授课。

经过中化化肥等多方努力,确定了东青村农民田间学校示范校教室地址设在东青村村部会议室,首班学员30人,其中就有这位送枇杷的老乡。此外,他们在常太镇敲定20个枇杷种植示范户,作为教学与实践的示范基地。通过创办农民田间学校示范校,有效地整合当地农化专家、示范基地、培训场所等资源,搭建起枇杷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平台。 同时,也起到推广新型农业技术、新产品肥料,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提高农业科技素养,实现增产创收,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

这一篮子又大又甜的枇杷,就是农民田间学校的教学成果。

作者:杜树海 薛长桂

友情链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1-08 11: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