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污水变清澈——记集团劳动模范、沈阳院教授级高工程迪 |
时间:2011-03-17 来源:沈阳化工研究院 视力保护色: |
她志向坚定,立志于化工环保事业,无怨无悔、甘于奉献;她不畏艰辛、刻苦钻研,创新了新的技术,开创了精细化工废水治理新时代。尽管已是功成名就,但她还是始终如一扑在她所钟爱的科研上,只愿污水变清澈——这是程迪的心愿。 不辞辛劳 确保实验经得起推敲 “做事一定要钻,尤其是搞科研,做实验要认真,反复论证,要经得起推敲。”这是程迪的信条。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程迪自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沈阳化工研究院,默默地在科研第一线从事化工环保技术开发研究及应用工作,致力于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工业化,这一干就是29年。 经得起推敲就必须掌握充足的信息。“解决精细化工行业废水治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产品种类繁多,必须要详细掌握企业生产过程与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数据,要细化到每个产品和工序,从投料到产成品的数据。”程迪认为。 当时,为掌握科研数据和资料,程迪和伙伴们不辞辛苦,对国内很多化工生产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水质分析。在同事的记忆中,那时候,程迪一年中至少三分之一时间在外出差。 由于当时国内高端环保技术上的信息不多,更没有工业化技术上的信息,为尽早做好高端环保技术研发任务,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 程迪的确很忙,这是记者最大的感受。如果不提前预约,来到她的办公室,根本就找不到她。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女同志,同时也是团队负责人的程迪,自然也比别人付出得更多,很难顾及年幼的孩子。即使是节假日,在孩子的印象中,“妈妈只是换了个工作地点而已,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 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程迪和她的团队在精细化工行业废水治理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无畏艰难 研发废水治理新技术 精细化工产业中,农药、染料及中间体废水具有高浓度、高毒性、高含盐量、难生物降解等特点,是公认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困扰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共性问题。经过大量的研究,程迪提出了从生产源头治理,将有毒污染物作为资源,回收并回用的技术,“将预处理技术与资源利用相结合。” 于是,程迪带领伙伴们注重这种集成技术,并有收获。在定位目标高的前提下,开发的技术项目成本较低,且使用设备少、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处理效果好,处理后水项还可以循环再用。 事实上,“解决精细化工行业废水治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理论上的东西推到工业化的装置上比较难。”程迪坦言。有些工艺,因没有所需的设备,就工业化不了。即便有了设备,还得找适合设备的工艺条件,再从小设备到大装置,进行研发,这其中仍然有着许多不可遇见的因素。 遇到问题,程迪从不退缩,带领伙伴们历经艰辛,克服了种种困难。科研成果出来后,因当时环境,国内厂家对此不了解。“闭门羹是经常的。”程迪说,“由于上环保项目,不仅增加成本,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因此谁都不愿第一个‘吃螃蟹’。”在江浙一带,程迪和伙伴们带着设备,现场试验,上门推广,在化工厂间奔走,一家不成便到另一家。在费尽了千言万语以及无数次的试验后,终于有江苏的一家化工厂同意上该项目。技术成功转让的喜悦让程迪和伙伴们忘却了所有的辛酸苦辣。 现如今,程迪和她团队的科研成果,得到了更多企业的认可,“听说废水处理技术是沈阳院给上的,厂家都主动找上门来,联系业务的电话不断。”截至目前,该项环保技术项目已在国内几十家农药企业工业化实施。而近几年转让的废水治理技术,也使得沈阳院成为该行业的领军单位。 坚持不懈 只愿污水变清澈 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逐步提高,工业废水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很多废水都很难处理,好的技术少,实用的更少。在处理农药废水得心应手的情况下,程迪和伙伴们把目光转向染料废水处理技术。在她的带领下,专题组深入研究染料废水处理方法和技术,于2009年完成上海万得化工有限公司染料废水处理技术项目。这是沈阳院首次针对染料行业废水处理技术转让,也为沈阳院介入染料行业环保工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不仅如此,近年来,程迪带领的团队开发了从废水中回收重金属、酚类、氰化物、吡啶、嘧啶类、苯磺酸类、苯胺类、吗啉等化合物技术,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且实现了工业化,在污染物治理的同时将其回收套用,使其资源化。 目前,程迪和伙伴们研发的多项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并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2010年开发的活性染料、荧光增白剂等染料生产废水处理技术,属国内外首创,并工业化应用。她完成的农药生产废水治理新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技术实现了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在国内几十个农药生产企业工业化应用,为农药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对于未来,程迪一刻没有放松自己的脚步,并有了新的任务: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染料及中间体清洁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参加多项国家涉及水污染物排放、治理等标准的制定工作。这个对污水有着复杂感情的劳动模范,在为国家、中化、沈阳院的化工环保事业努力奋斗的同时,也在实现着自己的理想。 作者:李旭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