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3小时100元不限次数电话_24小时品茶微信wx_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

新农药的创新之擎

时间:2010-03-25     来源:集团公司
视力保护色: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农药发展史上,主要内容多为仿制和混配,却极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新农药创制是一项技术难度高、耗资大、开发周期长的科研工作,目前世界上仅少数几个国家有能力开展;而建立农药创制研发体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农药,是我国业内众多科研人员长期追求的目标。

  沈阳院作为我国北方新农药创制中心,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成立了新药组(现新药合成创制室前身,简称新药室),开始了新农药的攻关征程。

艰辛创业史

  走进新药室,迎面便是一块块牌匾——“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做事必须先做人”,“成功=理想+实干+毅力+方法+运气”……简单几句话,展现了新药室的科研精神,也道出了新农药创制工作的艰辛。

  新药组成立初期,我国农药创制工作刚刚起步,基础十分薄弱,科研条件异常艰苦。组长刘长令(现新药室主任)带领科研团队,迎难而上,将防治卵菌纲病原菌引起的“气传”性(即通过空气流通传播病害)病害作为研究方向。新农药研制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寻找先导化合物。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资料检索、分析,历经无数次设计、合成、生测的循环,终于在1994年发现了生物活性优异的化合物——氟吗啉。

收获甜果实

  氟吗啉的合成和发现是令人振奋的,然而真正的困难还在后面:如何实现工业化生产,造福农业发展,是摆在眼前的大难题。为了尽快摸清氟吗啉的作用特性,1994年沈阳院与美国罗门哈斯公司开始合作研究。期间,新药室研究人员多次赴美,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日以夜继地紧张工作,和时间赛跑。1999年,兼具治疗和保护活性的新型防治卵菌纲病害用杀菌剂——氟吗啉在沈阳院诞生。它是我国第一个真正实现工业化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品种,第一个获得中国发明专利乃至美国发明专利的农用杀菌剂,也是第一个农用含氟杀菌剂,其对我国农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未来路更长

  自1997年以来,新药室先后发现了30多个高活性化合物;目前有4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获得了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资助,并开始产业化。此外,新药室平均每年申请国内发明专利5件以上,申请国外专利1件以上;共发表论文100多篇,多数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其中论文《新内吸性杀菌剂SYP-L190》还刊登于英国植保协会(BCPC)主办的布莱顿农药会议论文集。

  沈阳院加入中化集团后,新药室拥有了进行新化合物合成及分离纯化的各种仪器设备,实验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新药室作为沈阳院的重要创新力量,承担着创制专利产品和培养人才的使命,在新的平台上,他们追逐着更大的梦想。
友情链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1-08 11: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