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3小时100元不限次数电话_24小时品茶微信wx_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

不一样的“王老板”

时间:2009-08-11     来源:集团公司
视力保护色:

  在中化蓝天ODS替代品事业部下沙生产基地,大家都爱称呼厂长王军祥为“王老板”,甚至有的中化蓝天领导也喜欢这么称呼他。老板一般是有钱人的代名词,而用在王军祥身上,却有着不一样的含义。

中试车间练本领

  1996年,王军祥从杭州化工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当时的浙江省化工研究院萧山中试车间工作,主要负责ODS替代品的中试技术开发。在项目初期条件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为了取得准确的第一手技术数据,王军祥长年以车间为家,关键时期甚至连续几天不下岗位。

  由于表现突出,1998年王军祥被任命为中试车间主任。当时的中试车间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小规模的公司,车间主任就相当于公司的负责人,既要管人,又要管钱,还要管设备、管采购。于是,“王老板”的称呼就从那时开始叫响。

下沙基地展身手

  2000年,王军祥被调到下沙生产基地负责千吨级HCFC-123/CFC-113a生产装置的筹建工作,并在装置投产后被任命为车间主任。

  千吨级HCFC-123/CFC-113a生产装置是中化蓝天的前身浙江石化建材第一套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装置,也是技术含量最高、腐蚀工况最恶劣的装置之一。由于工艺的特殊性和当时技术条件的局限性,装置投产初期,各类泄漏事故不断。厚度达20毫米的钢质反应釜,往往刚使用几天就被腐蚀穿透,导致含有氟化氢和氯气等极度危险的物料大量泄漏。而每次发生泄漏,王军祥总是身先士卒,第一个冲入现场进行抢险。

  面对极度困难的局面,基地很多技术人员几乎都失去了信心,可王军祥没有放弃。在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他带领车间技术人员攻克了一项又一项的技术难关,千吨级HCFC-123/CFC-113a生产装置的安全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装置实现稳定开车,产品开始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成为当时浙江石化建材的利税大户。

  2004年,浙江石化建材决定在下沙生产基地建设万吨级HCFC-123/CFC-113a生产装置,王军祥又经历了装置从设计到建设再到投产的全过程,倾注了大量心血。在装置建设过程中,他像一颗螺丝钉一样“钉”在了现场。装置共七层楼,将近40米的高度,他每天都要上下跑好几个来回,一个建设周期下来,鞋都磨破了好几双。

  2005年11月,万吨级HCFC-123/CFC-113a生产装置顺利投产,这是目前世界上生产同类产品仅有的两套产业化装置之一。

新岗位新业绩

  2006年,由于业绩突出,王军祥被提拔为下沙生产基地副厂长,负责基地几个生产车间的生产和技术管理,当时他才刚满30岁。

  2009年2月,浙江石化建材机构重组后,王军祥被任命为下沙基地厂长。在履行公司好“管家”职责同时,王军祥在当好员工好“老板”方面也是不遗余力,解决了一大批和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获得了基地员工的一致好评。

  现如今,这位好“管家”、好“老板”,正带领着下沙基地全体员工为打造中化蓝天梦想,兢兢业业地作着努力与贡献!

友情链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1-08 11:48:22